食品厂生产车间的设计、建造和运行必须符合中国国家标准(GB)及相关法规要求,以下是核心国家标准和关键要求的详细说明:
GB 14881-2013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
厂区环境(远离污染源,道路硬化)
车间布局(生熟分离、人物流分开)
建筑结构(地面防滑无积水,墙面易清洁)
空气处理(通风、温湿度控制)
设备材质(食品级不锈钢,无卫生死角)
适用范围: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的强制性标准
核心要求:
GB 50687-2011《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》
规定洁净车间等级(30万级/10万级/1万级)、建筑材料、空调系统等技术参数。
产品类别 | 适用标准 | 特殊要求 |
---|---|---|
乳制品 | GB 12693-2010 | 清洁作业区空气洁净度≥10万级 |
肉制品 | GB/T 27307-2008 | 生熟加工区严格隔离,低温车间≤12℃ |
饮料 | GB 12695-2016 | 灌装区洁净度≥1万级,瓶盖消毒 |
婴幼儿配方食品 | GB 23790-2010 | 生产环境接近药品GMP(局部百级) |
速冻食品 | GB 31646-2018 | 速冻间温度≤-35℃,包装间≤15℃ |
地面:
材料:环氧自流坪(2-3mm)、聚氨酯砂浆或PVC卷材
要求:防滑(湿态摩擦系数≥0.5)、耐腐蚀、无裂缝
墙面/天花板:
材料:彩钢板(防火A级,芯材岩棉/玻镁)、不锈钢板(高湿区)
要求:圆弧角(R≥50mm),无脱落风险
门窗:
密闭防虫,传递窗带紫外杀菌或双门互锁
洁净等级 | 悬浮粒子(≥0.5μm) | 换气次数 | 微生物限值(沉降菌) |
---|---|---|---|
30万级(D级) | ≤10,500,000颗/m³ | ≥12次/h | ≤15 CFU/皿 |
10万级(C级) | ≤3,500,000颗/m³ | ≥15次/h | ≤10 CFU/皿 |
1万级(B级) | ≤350,000颗/m³ | ≥25次/h | ≤5 CFU/皿 |
通用范围:温度18~26℃,湿度45~65%
特殊要求:
巧克力车间:温度≤20℃,湿度≤50%
发酵车间:温度25~30℃,湿度60~75%
人员卫生
更衣(二更制度)
洗手消毒(非手动水龙头+75%酒精)
风淋(1万级以上车间)
健康证持证率100%,进入车间需:
禁止携带手机、首饰等个人物品
清洁消毒
臭氧消毒(10~20ppm,每周1次)
紫外线照射(传递窗、工作台)
设备:每日CIP清洗(酸碱浓度、温度、时间记录)
环境:
虫害防控
设施:防鼠板(≥60cm)、灭蝇灯、风幕机
记录:消杀服务每月≥1次,禁用剧毒药剂
SC生产许可证
审核重点:车间布局、设备材质、检测能力、记录文件
第三方检测
必检项目:空气洁净度、微生物、压差、照度
机构要求:CMA认证资质
国际认证(可选)
HACCP、ISO 22000、BRCGS(出口企业常用)
《食品安全法》第126条:不符合GB 14881要求,责令整改,严重者处5~10万元罚款
《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》:关键项不达标直接不予发证
硬件合规:洁净度、温湿度、建筑材料符合GB 50687和产品专项标准
管理规范:人员卫生、清洁消毒、虫害防控执行GB 14881
合法生产:必须通过SC许可审核,定期接受市场监管检查
建议:新建车间前需委托专业设计院进行合规性规划,避免因标准理解偏差导致验收失败。